金门海水淡化 厦企愿助力


分类:

行业资讯

发布时间:

2011-12-07 12:00


在国家海洋局公布的全国首批可开发利用的176个无居民海岛中,福建省就有50个,厦门站了其中的5个。海岛开发最大的困扰就是缺淡水。怎么解决淡水难题?几乎所有的膜专家都指向一个办法:海水淡化。

这几天,国内最优秀的膜专家齐聚厦门,在三达科技园召开中国膜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会,其中一个议题便是为国家的海水淡化规划提供智力支持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明确告诉记者,我省乃至台湾的海水水质、气温等,均适合采用海水淡化,而且建设成本比北方更低。

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尤金德更是表态说,无论是福建还是台湾的岛屿,在海水淡化上如果需要帮忙,将无条件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持。

金厦还谁更适合淡化

高从堦院士是国内著名的海水淡化专家,从1967年即参加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,是国内水处理与膜利用的权威。

高从堦院士告诉记者,在海水淡化上,我国已经不存在的任何技术与设备问题,并有不少的成功案例出来。如浙江舟山,几乎每个岛屿都有海水淡化项目。其中最缺水的六横岛,以前靠船运水进去,每吨成本在20元以上,等于用纯净水的价格买自来水。2008年上了海水淡化项目后,基本满足了岛上居民和工业生产用水需求。

他说,相比浙江舟山,厦门、金门等地的气温更高,更适合采用海水淡化的方式。因为气温相对更高,需要用的膜更少,投资成本就可节约,他估计可省15%~20%

而且,随着技术的成熟,海水淡化基本可以做到模块化建设,按用户需求灵活提供几吨、上百吨、上千吨、上万吨的解决方案。

厦企愿随时提供帮助

相比大陆的一些岛屿,金门、马祖的缺水问题更为紧迫。以金门为例,根据金门地区理念气象与水文资料显示,该地区降雨时间分布情况不稳定,年平均降雨量小于蒸发量。近年来由于开放观光,居民回流,淡水需要量大增,金门海水淡化工厂估计,岛上淡水的每日缺口至少为1000吨。

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尤金德说,在海水淡化上,大陆比台湾拥有更多的成功经验和技术。大陆的膜专家和膜企业,愿意随时为对岸的海水淡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
高从堦院士提醒说,台湾在做海水淡化时,需要做好预处理,这样可大大降低海水杂质回流、制水量不足等问题。高院士说,目前,海水淡化可大量使用国产膜,净化成本已经大大降低,基本上在5~6元每吨。